借钱必看!一文说清哪些贷款平台会上征信
最近收到好多粉丝提问,说急用钱时担心借了网贷影响征信。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讲讲,到底哪些平台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,哪些只是唬人的?从银行系到互联网大厂,再到新兴的持牌机构,这里头门道可不少。比如啊,有些平台放款前压根不提征信的事儿,等逾期了才突然给你记上一笔,这坑怎么避?咱们不仅要列清单,更要教大家三招识别方法,看完包你借钱不踩雷!
先说结论:凡是持牌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,99%都会上报征信。这里分几个梯队给大家列清楚:银行系亲儿子:工行融e借、招行e招贷、建行快贷等银行APP里的产品消费金融公司:马上消费、招联金融、中银消费等持牌机构互联网巨头产品:支付宝借呗(合作银行放款)、微信微粒贷(微众银行)、京东金条
举个真实案例:上个月有位粉丝在借呗借了2万,第二个月查征信发现重庆蚂蚁消金公司已经记录了这笔贷款。这说明啊,只要放款方是银行或持牌机构,哪怕在第三方平台借款也会上征信。
有些平台会根据资金来源决定是否上报:
• 银行/消金公司出资:必上征信
• 信托/P2P资金:可能不上报
• 联合贷款模式:主要资方决定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
别光听平台宣传,掌握这三招自己就能判断:看借款协议:重点找"授权查询征信报告"、"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"等条款问客服要资方:直接问"资金由哪家机构提供?是否接入央行征信?"试查征信报告:借500块小额测试,两周后查征信看是否有记录
比如某网友分享的经历:在美团借钱时,放款方显示是重庆三快小贷,结果这笔借款就没出现在他的征信报告里。但三个月后换到江苏银行放款时,征信上就新增了记录。
这里要泼盆冷水了:即便不上央行征信,还有百行征信等着呢!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百行征信已接入2000多家机构网贷大数据共享已成行业惯例逾期可能被同业列入黑名单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:某用户在7家小贷平台借款都没上央行征信,但申请房贷时被拒,银行给出的理由是"多头借贷风险过高"。这说明啊,现在金融机构的风控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智能。
最后给各位划重点:控制借贷频率:每月新增贷款不超过2笔优先选择银行产品:虽然上征信,但银行系信用记录更受认可定期自查报告:每年免费查2次,及时发现异常记录
记住个冷知识:按时还款的征信记录反而是加分项!银行看到你有良好的借贷履约记录,后续批卡批贷反而更容易。关键是要把握好"不逾期+不过度"这个度。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
说到底,上不上征信不是核心问题,关键看自己的还款能力和资金规划。急着用钱时别慌,先把各个平台的资方问清楚,算好每期还款额,做好财务计划才是王道。大家还有什么具体案例想了解的,评论区留言咱们接着唠!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 3183984895@qq.com